华亭市博物馆的“寻梦少年”暑假特训营开营啦!孩子们迎来了一个既好玩又有料的暑期活动。这次特训营有三大课堂,分别是“我是小小讲解员”“争当陶瓷传承人”和“博物馆里的对弈”,让孩子们在15天的学习中既能涨知识,又能交朋友,还能玩得开心。
“我是小小讲解员”课程特别有意思。孩子们先从发音练起,老师教他们把字音咬准,讲起话来清晰又好听。接着还有礼仪课,教他们站得直、笑得甜,手势也得大方得体。学完这些,他们还要学点历史知识,了解博物馆里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。到了最后,孩子们得亲自上阵,在展厅里给游客当讲解员,边讲边练胆量。
这门课的目标很明确。孩子们不仅能学会清楚表达,还能对历史文化有更多了解。站上讲解台,他们得把学到的知识讲得头头是道,这既锻炼了嘴皮子,也让自信心蹭蹭上涨。据博物馆统计,去年参加类似课程的孩子中,80%都能在结营时流利讲解一件展品的故事。
“争当陶瓷传承人”课程让孩子们玩起了泥巴,但这可不是随便玩。老师先教他们陶艺的基础知识,比如怎么用工具,泥土怎么选。接着,孩子们学了泥条盘筑法和泥板成型法,亲手捏出碗、盘子这些简单器皿。最有趣的是拉坯环节,孩子们坐在转盘前,手沾着泥巴,跟着老师的指导试着拉出杯子或小罐子,感受泥土在指尖变形的乐趣。
这个课程不只是玩泥巴那么简单。孩子们通过动手,学会了耐心和专注。老师说,陶艺讲究心静,手稳,一个作品可能要反复试好几次才能成型。去年特训营的数据显示,90%的孩子在课程结束时都能独立完成一件简单陶器,个个都觉得自己像个小艺术家。
“博物馆里的对弈”课程则是脑力大挑战。围棋是门古老的艺术,老师先讲了围棋的来历和基本规则,比如怎么下子,怎么吃子。孩子们还学了“抱吃”“门吃”这些吃子招数,听起来就很有策略感。课程最后还有对抗赛,孩子们两两对弈,边下边思考,脑子转得飞快。
围棋课的魅力在于锻炼思维。老师说,围棋能让孩子们学会提前计划,考虑对手的反应。去年特训营的统计数据很有趣,参加围棋课的孩子中有70%表示,学完后觉得自己做决定时更会动脑子了。这种课程对培养逻辑能力和耐心很有帮助。
三大课堂的老师都是专业团队,个个经验丰富。他们把课程设计得既好玩又有深度,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又不累。博物馆还特意安排了互动环节,比如小组讨论、团队比赛,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交到新朋友。家长们反馈,孩子们回家后都说在特训营玩得开心,还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这次特训营的意义不小。华亭市博物馆想通过这些活动,让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,学会新技能。课程完全免费,报名人数却不少,去年就有500多个孩子参加,今年报名更火爆。博物馆负责人说,他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暑假里找到自己的兴趣,收获成长。
活动的设计也很贴心。每个课堂都控制在20人左右的小班,确保老师能照顾到每个孩子。课程时间安排在上午和下午,每次两小时,不会让孩子们觉得太累。博物馆还准备了小礼物,比如自制的文化书签和围棋棋谱,让孩子们更有参与感。
你觉得这样的活动怎么样?如果是你家孩子,你会让他参加哪门课?或者你小时候,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暑期活动,给你留下了什么回忆?这样的特训营,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改变?值得大家一起来聊聊。
赢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